当一束光精准落在橱窗里的羊绒大衣上,绒毛的细腻质感随光线流动;当酒店大堂的暖光漫过大理石地面,光影交错间尽显空间层次 —— 中山雷德莱斯照明深谙:商用照明的意义,从来不是简单的 “照亮”,而是用光线塑造场景气质,为品牌与产品编织高光时刻。
商超:让商品自己 “说话”
超市货架间的光线,藏着拉动消费的密码。雷德莱斯为生鲜区设计的 3000K 暖白光,能让肉类呈现自然红润的色泽,果蔬的绿色更显鲜亮,连面包房的酥皮褶皱都被光线勾勒得格外诱人。某连锁超市引入这套方案后,生鲜区销售额环比提升 18%。
在奢侈品专柜,光线则成为 “隐形导购”。定向射灯以 45 度角斜射在皮包表面,五金件的光泽与皮革的纹理被精准捕捉,试衣间的漫反射光源让服装色彩更接近自然光,减少色差争议。“顾客拿起商品的瞬间,眼神里的喜欢藏不住。” 某品牌柜姐的观察,道出了光线对消费决策的微妙影响。
酒店:用光影写就空间叙事
酒店的照明是一场 “氛围修行”。雷德莱斯为商务酒店设计的智能调光系统,大堂在清晨呈现 5000K 冷白光提神醒脑,入夜后自动切换为 2700K 暖光营造松弛感;客房内的阅读灯、廊灯、床头灯可独立调节,满足办公、休憩、观影等不同需求。
度假酒店的照明则更注重 “融入自然”。露台的防水射灯藏在绿植丛中,光束斜切过泳池水面形成粼粼波光;餐厅的吊灯采用麻质灯罩,让光线透过肌理在墙面投下斑驳阴影,与窗外的星空呼应。某海滨酒店的反馈显示,优化照明后客人平均停留时长增加 23 分钟。
展览中心:让展品成为主角
展览现场的光线,考验着 “聚焦” 的智慧。雷德莱斯为汽车展设计的追光系统,能随观众移动调整光束角度,车身线条在明暗对比中更显凌厉;艺术品展区采用无眩光射灯,光线均匀覆盖画作却不反光,连油画的笔触肌理都清晰可见。
科技展的照明则兼顾功能性与未来感。展台的轮廓灯勾勒出几何线条,嵌入式地灯照亮互动装置的操作界面,而重点展品上方的聚光灯,能在 3 秒内完成从冷白到暖黄的色温切换,配合讲解节奏营造不同氛围。
光线背后的定制逻辑
雷德莱斯的商用照明方案,始终围绕 “场景需求” 展开:先分析空间功能与品牌调性,再确定光源类型、色温参数与投射角度。比如超市冷柜区需防雾灯具,酒店浴室要用防水射灯,展览中心则需考虑快速安装与灵活调试。
其核心优势在于 “光影定制”:为 300㎡的展厅设计 12 组灯光矩阵,或为 20㎡的精品店搭配 3 种色温组合,都能通过模拟软件提前呈现效果。某设计师评价:“雷德莱斯懂光,更懂光如何服务于商业逻辑。”
从让商品增值的商超灯光,到定义空间气质的酒店照明,再到聚焦展品灵魂的展览光线,雷德莱斯用专业证明:灯的使命,是让每个商用场景都绽放独特魅力。这束光,照亮的不仅是空间,更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连接。